返 回砭术基础

砭石与经络之足少阴肾经

【导读】足少阴肾经,起于足小趾下边,向内斜行,经过足心(涌泉),出于内踝的前下方(然谷),沿内踝之后(太溪、大钟、水泉、照海),进入足跟,上至小腿下部(复溜、交信,交会于三阴交),出腘窝内侧(阴谷),上大腿内侧面的后部,通过脊柱(交会于长强)属于肾,络于膀胱(肓俞、中注、四满、气穴、大赫、横骨,会关元、中极)。


    足少阴肾经,起于足小趾下边,向内斜行,经过足心(涌泉),出于内踝的前下方(然谷),沿内踝之后(太溪、大钟、水泉、照海),进入足跟,上至小腿下部(复溜、交信,交会于三阴交),出腘窝内侧(阴谷),上大腿内侧面的后部,通过脊柱(交会于长强)属于肾,络于膀胱(肓俞、中注、四满、气穴、大赫、横骨,会关元、中极)。 


足少阴肾经循行示意图

    它直行的支脉:从肾向上(商曲、石关、阴都、通谷、幽门),通过肝、膈,进入肺中(步廊、神封、灵墟、神藏、彧中、俞府),沿着喉咙,夹舌根旁(通于廉泉)。它的支脉:从肺出来,络于心,流注于胸中,交于手厥阴心包经。
    足少阴肾经的主要病候是:咳血,气喘,口干舌燥,咽喉肿痛,水肿,便秘,腹泻,腰痛,足心发热,还有经脉所过部位脊柱、大腿后侧部的疼痛无力等。
    足少阴肾经穴位的主治病证是:妇科病,外生殖器病,肾、肺、咽喉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。
    肾经共有27个穴位:涌泉、然谷、太溪、大钟、水泉、照海、复溜、交信、筑宾、阴谷、横骨、大赫、气穴、四满、中注、肓俞、商曲、石关、阴都、通谷、幽门、步廊、神
神封、灵墟(xū)、神藏、彧(yù)中、俞府。
    肾经经脉与多个脏器发生联糸,其腧穴可治疗多个脏腑疾病,具有温肾纳气、利尿消肿、滋阴降火、宁心安神、温运脾阳等功效。主治腰痛、小便不利、阳痿、遗精等肾与膀胱疾病;失眠、健忘、胸痛、咳喘、咽喉肿痛等心肺疾病;疝气、少腹胀、月经不调、崩漏、子宫脱垂、黄疸、食欲不振、腹胀、泄泻、便秘等肝脾疾病。
    (1)涌泉(KI1)    井穴
    【定位】在足底部,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,约当足底第2、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/3与后2/3交点上。
    【主治】①昏迷、晕厥、癫痫、小儿惊风。②头痛、头晕、目眩、失音。③小便不利、便秘。
    (2)太溪(Kl3)    输穴,原穴
    【定位】在足内侧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    【主治】①遗精、阳痿、月经不调、小便频数。②气喘、咳血。③齿痛、耳鸣、耳聋。④失眠。⑤腰痛。
    (3)照海(Kl6)八脉交会穴——通阴 脉
    【定位】在足内侧,内踝尖下方凹陷处。
    【主治】①咽干、咽痛。②痫证夜发、失眠、嗜睡。③小便不利、小便频数、便秘。④月经不调、阴挺、带下。
    (4)横骨(Kl11)
    【定位】在下腹部,当脐中下5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。
    【主治】少腹胀痛、遗精、阳痿、遗尿、小便不利、疝气。
    (5)大赫(Kl12)
    【定位】在下腹部,当脐中下4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。
    【主治】阴挺、遗精、带下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泄泻。
    (6)盲俞(Kl16)
    【定位】在腹中部,当脐中旁开0.5寸。
    【主治】腹痛、腹胀、呕吐、便秘、泄泻。
    (7)俞府(Kl27)
    【定位】在胸部,当锁骨下缘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
    【主治】①胸痛、咳嗽、气喘。②呕吐。
    砭石调理咳嗽绝招:
    1、砭石刮法:自上而下刮后背两侧膀胱经5分钟,重点刮擦膈俞、胃俞。
    2、砭石叩法:叩膈俞、胃俞5分钟。


【本文免责声明】
1、砭萃网站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/砭术相关出版物,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,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。
2、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、图片、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“极限化”或“功能性用词”,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,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。
3、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,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。


上一篇:砭石与经络之足太阳膀胱经

下一篇:砭石与经络之手厥阴心包经

推荐产品
砭石百科
砭石养生
砭石专题